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总结

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(精选多篇)

时间:2024-05-20 01:07:31
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(精选多篇)[本文共24625字]

第一篇: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

xx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的指导下,认真贯彻党的xx大、xx届三中全会、省第八次党代会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,努力实践“xxxx”,奋力推进“三个转变”,狠抓了队伍建设、作风建设和基层建设,深入开展了干部作风纪律整顿及组织人事部门、纪检监察部门作风整顿,大力推进了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,促进和带动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,圆满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。

一、xx年工作总结

xx年全市质监系统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的指导下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、xx届三中全会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,努力实践“xxxx”,奋力推进“三个转变”,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和精神文明建设,稳步推进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,以服务经济、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各项质监职能,一手抓非典防治,二手抓业务发展,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。

(一)充分发挥质量、计量、标准、认证等基础职能作用,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

质量管理工作。坚持“质量兴市”方针,大力推进名牌战略,加强质量工作宏观调控,全面完成各项质量目标,全市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高。荣获省“质量兴县(区)”先进单位。积极开展名牌增效工作,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、名牌产品30个。继续深化全面质量管理,加强了分类指导,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质量引导、推进活动。表彰了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先进企业,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加强了生产许可证产品的监督管理,对白酒、危险化学品等10多种产品的250家企业生产许可证进行了复查、换证,完成了年收入100万元以上企业的质量档案建立工作。

质量监督工作。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,重点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、关系国计民生的、消费者反映强烈的、防治非典的产品加大了监督管理力度,先后对妇女儿童用品、建材、农产品等45类产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;对米、面等5类政府关心、社会关注的食品实行了市场准入监督管理,为178个食品生产企业的215个产品颁发了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;对肉制品、罐头、乳制品、饮料、调味品等10类食品473家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;完成了2500家生产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审查认可工作,1987家生产企业质检机构获得了《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资格证》,118家眼镜经销企业获得了等级证书;全年定期监督生产企业6499家,检验产品8362批次,合格7881批次,合格率94.34%,监督抽查和检查产品10340批次,合格7888批次,合格率76.28%。加大了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力度,对11家口罩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帮扶,其中 5家企业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。做好扶优扶强工作,集团等4家企业产品获得国家“免检产品”称号,塑胶等31家企业的31类产品初审为“免检产品”。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国际家具工业展。

标准化工作。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。对建材、化工、机械等行业的58家企业的110项产品进行了采标确认;新申报了3个国家级、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,龙泉驿区的“水蜜桃、枇杷、梨”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,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。制定农业标准11项,修订标准2项。初步构建起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框架。全年完成企业标准备案1701项,累计备案17037项,产品执行标准登记1637家,对1005项产品进行了标识登记备案,对3071家企业进行标准实施监督检查,标准覆盖率为98.24%。为企业出据标准审验报告2014份。代条码工作稳步推进,全市累计代码年检88008家,年检率完成55.04%。新增条码成员436家,续展条码成员600家,续展率为77%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《车辆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范》地方标准,会同市旅游局共同制定了《农家乐及类似场所开业基本条件》、《农家乐及类似场所等级划分及评定》地方标准初稿。

计量监督工作。集贸市场、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,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89.2%,组织了7次市场计量监督检查,检查市场430个,检查在用计量器具35222台(件),合格率94.2%;检查定量包装商品企业12787个品种,133133个批次,抽查量值准确率为97.28%;检查加油站650家,加油机xx台,目前全市681个加油站,加油机3819枪,受检率达100%。依法处理了12家加油站计量违法行为;水、电、气三表安装前首次强制检定工作得到了有效控制,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中使用的电表100%实施了首次强制检定,受到省局和市政府表彰。全面宣传贯彻《计量标准考核规范》,依法受理9家单位7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,36家107项企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的考核发证和复查工作。按照jjf1069-xx《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考核规范》的要求,切实抓好全市计量技术机构的监督与管理,计量技术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。全年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授权机构共检定计量器具60余万台件。全市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在用强制计量器具8101台件,周期检定数7692台件,受检率95%,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在用强检计量器具3488台件,周期检定数3062台件,受检率87.7%。

认证评审工作。采取了宣传、培训、调查摸底、分类指导、上门服务、现场办公、执法检查等多种措施促进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,全市260家企业取得3c认证证书750张,已取证和提出认证申请的企业达90%以上。及时组织宣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》,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服务,提供上门指导70多人次,全市60家单位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。指导全市公正检测机构按计量认证新《评审准则》建立完善质量体系,开展了对45家检测机构的质量体系符合性、运行有效性、检测报告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的监督评审,评审合格率达96%。组织了25家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到期复查评审和2家检测机构的初评工作。累计全市15家实验室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,82家检测机构保持了计量认证资格。

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,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,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。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的伤亡事故,全面实现了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。组织人员对1200多个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场所和设备进行了专项整治,在重大节假日前后,对旅游景点等人口集中场所的特种设备进行了安全大检查,检查锅炉1350台,压力容器2130台,电梯2145台,发出各种整改通知书1500多份,重点整改安全隐患500多条,取缔“土锅炉”“土容器”近300台。强化了特种设备的有效监督检验,全年检验锅炉2935台,定检率96%,检验压力容器2253台,定检率95%,检验电梯4575台,定检率98%,消除了检验死角。压力管道及在用气瓶的普查整治工作全面展开,已普查气瓶140xx支,压力管道1150个单位,普查工 ……此处隐藏21882个字……市场准入工作会议,对小麦粉、大米、食用植物油、酱油、食醋等1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受理、审查进行了安排部署。随后,按照初审、预审、正式审“三审”制度,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审查,共帮助26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申报,12家企业通过了省、市审查组的审查,从生产、加工源头把住食品安全质量关。

(六)开辟绿色通道、全力服务“三农”,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举措扎实有效

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、市的安排部署,结合市政府确定的“35155”工程的要求,我局出台了《关于服务“三农”、促进全市农村小康建设的意见》,要求全市质监系统要做到“护农维权四到位、帮农服务五及时、助农发展六免费”。大力开展“送法下乡”和“护农行动”,建立农产品预警监控机制,市、县联动,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。全市质监督系统干部职工按照《意见》的要求,一是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,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升级换代。在15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中,大力推行标准化种养殖规范,发布了全市第一个地方性标准《奶牛标准化养殖规范》,指导企业按标准进行养殖。起草了《无公害蔬菜黄瓜生产

,采用分类指导原则帮助2家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,对7家企业进行了中小企业等级评定考核,取得了省局颁发的二级“计量检测保证能力单位”证书。对2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、1家修理企业进行了制造(修理)计量器具考核及发证;对4家企业建立的7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,2家企业建立的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了复查考核及发证。帮助1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组织召开了计量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,选举产生了计量协会第四届理事会,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长和7名副理事长、12名常务理事和56名理事。

(三)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。

开展了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摸底普查工作,共计对517个企业的1016种产品进行了摸底,建立了企业执行标准档案。帮助九家企业撰写了标准化审查报告,接待企业标准查询600余人次,为企业提供建材、耐火化工等方面的标准文本近千份份。对18个企业的24种产品进行了标准化审查为38个企业的89种产品办理了采标认可和采标标志,为87家企业办理了的标准备案。在代码工作窗口推出了延时服务制度,保持良好工作秩序,主动为群众排扰解难,提供方便,截止目前,共办理代码书1421家,年检1472家,代码窗口被授予“优质服务红旗窗口”称号。

(四)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。

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许可制度和全过程监察制度,以执法为主线,巩固普查整治成果,实现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,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一是召开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,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,对完成2014年目标责任状的单位和气瓶普查整治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重奖。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大检查,今年以来,共组织开展了“土特种设备”、起重机械、厂内机动车辆、高压氧舱、游乐设施、气瓶等六大专项检查,使普查整治工作走上了经常化、制度化管理的轨道。三是确定全市特种设备重点危险源,建立监控制度,对60家重点危险源使用单位,323台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监控;四是压力管道普查工作进展顺利,已普查登记压力管道209.88公里,普查管道条数达480条,并全部录入了电脑,实现了动态化管理。五是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证和人员的管理,共发放60台设备的使用证,审查47台特种设备的安装、修理、改造的资料。对市区60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。六是服务重点工程,在热电联产三期工程工地,我局技术人员为不影响工程进度,将工作室搬到工地,连续作业,受到工程指挥部和各施工队的交口称赞。

(六)检验测试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

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的环境、人员、制度建设,引入了竞争机制,实行了竞聘上岗制度,修订了《质量管理手册》,对检验报告实行了统一,实现了证书、检验报告的统一编号和计算机打印。全年共检定计量器具16293台件,检验产品1502个批次,检验气瓶1700余个,锅炉396台、检验压力容器304台、压力管道19公里、起重设备387台、电梯69台、厂机87台、下发整改通知书400余份,提出整改意见3200条,登记注册的特种设备检验测试率达到了100%。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。

一是加强队伍建设。坚持以人为本,全面抓好教育培训工作,设立职工教育培训基金,采取送出去、请进来等多种方法,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,创新用人机制,推行公开的、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,形成能者上、平者让、庸者下的优胜劣汰机制。

二是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。按照“面向市场、准确定位、增加投入、加快建设”的原则,积极探索面向市场、参与竞争的方法和措施,进一步转变观念,大力实施“人才强检”战略,强化检定检验人员的思想、道德、业务教育,培养一批业务精通、层次较高的专业检定检验员队伍,提高检定检验工作的有效性。要积极探索市、县联动,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的方法和措施,扩大检验检测领域,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能力。为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证。

认真实施“三大工程”。

一是继续抓好“三百企业服务工程”。认真落实重点工作责任制,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下基层、进企业活动,要切实做到深入企业、深入农村,找准服务对象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,用一年左右的时间,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改进,务求取得实效。

二是要继续抓好“安全健康工程”。 出台《生产领域突发性食品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》,以有效预防、及时缓解、控制和消除生产领域突发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。要建立食品、特种设备生产企业《登记备案制度》、《重大陷患报告制度》,同时采取网上预警、手机短信预警、电视预警、现场预警等多种形式,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,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三是要抓好“形象建设工程”。在2014年“双评”和“行评”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,再鼓干劲、力争上游,既要注重效果,又要认认真真把好每个环节,把每一项工作做深、做细、做扎实。要处理好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关系,将行风建设融入质监工作整体当中,在服务中体现行风,用行风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,通过行之有效的行风建设,真正赢得各级党委、政府的支持和肯定,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。

总之,在二○○五年,我们一定要在省局和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以奋发有为的精神,统一认识,扎实工作,团结拼搏,开拓进取,围绕中心抓服务、创新思路促发展,为实现阳泉的赶超发展战略再作努力,为推动全市的经济发展再作贡献。

>

质量技术监督局年度工作总结一文由www.yi35.com搜集整理,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《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(精选多篇)[本文共24625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